2022年《一分钟》教学设计教案10篇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《一分钟》教学设计教案10篇,供大家参考。
《一分钟》教学设计 篇一
思路:
本活动是在“我要上小学”主题中的一个生成的内容。是实施新课程,实践新教材,并尝试着自我创新的内容。
针对大班下学期幼儿即将上小学情况,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,参观了小学;采访了哥哥姐姐;认识了书包、书本,但是在孩子的生活中,我们却发现很多孩子做事拖拉、性差,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以后怎么办,特别怕早上迟到。所以我选择了符合他们实际问题与需求的切入点,希望通过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,积累粗浅的生活经验,同时学着安排计自己的时间,有一定的时间意识,知道要抓紧时间、珍惜时间。
活动目标:
1、知道小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,保证早晨准时到校。
2、初步具有按计划做事的意识,懂得珍惜时间。
活动准备:录像(记录小学生早晨上学前的生活情境,以及记录大人一分钟能做些什么)、课程表、书包、笔、纸张、卡片等(见操作材料包“小学生的早晨”)。活动过程:
一、观看录像
1、播放记录小学生早晨上学前的生活情境录像。介绍小学生从起床到出门上学做的每一件事情及花费的时间,比较早晨上幼儿园和上小学有何不同。
2、讨论:这个小学生早晨做了哪些事情?
3、运算:要花多长时间?
教师将幼儿说的时间记录下来,并出示给孩子们看;与幼儿共同进行运算,得出一共需要花多少时间。
4、提问:早晨上幼儿园与上小学有何不同?
小结:上小学和上幼儿园有很多不同之处。上幼儿园时爸爸妈妈会为你准备好一切需要的物品,但是,上小学以后就需要自己动手做准备,因此,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十分重要。
二、共同讨论
1、讨论:怎样才能合理安排时间,做到不迟到?(如闹钟提醒,家长提醒,晚上整理好书包等)。
小结:有计划地做事才能保证上学不迟到,要早睡早起,合理安排时间。
2、提问:我们每天早晨在上幼儿园前要做些什么事?怎样安排这些事的先后顺序,以保证上幼儿园不迟到?
小结:合理安排事情的先后顺序,才能确保不浪费时间。
三、向小学生学习,抓紧每一分钟
1、体验“一分钟可以干什么”?
2、播放录像:大人一分钟能做些什么?
(如营养员阿姨包小馄饨,警察叔叔抓坏人,医生救病人,运动员比赛等。)
3、竞赛活动:一分钟整理书包。
四、延伸活动
家长和幼儿共同制定一日计划,从日常小事做起,引导孩子养成
《一分钟》教学设计 篇二
【教学内容】: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(感受1分钟的长短)
【目标预设】:
知识与能力:通过“一分钟能干什么”的实践活动,体验1分钟的长短。知道1分=60秒,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。
过程与方法: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、分、秒,初步体会时、分、秒的意义。掌握时、分、秒之间的关系,学会准确使用时间单位,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。
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。
【教学重点】:在活动中感知1分、1秒的长短。
【教学难点】:估计活动所用的时间。
【教学准备】:教师准备:实物钟面,计时表。
学生准备:钟面学具。
【教学方法】:引导法
【教学过程】:
(一)复习旧知,引入课题。
出示实物钟,教师拨出不同的时间,让学生认读。
师: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和分,那么,1分钟到底能干些什么呢?
(二)、探索算法,解决问题。
活动一:数心跳
1、举手示范:象老师这样摸一摸手腕处的动脉,你感觉到了什么?
感到里面一跳一跳的。
2、解释:对,血管里的血脉一跳一跳的,我们叫它脉搏,它跳的次数和我们心跳一样的。
下面老师给大家计时1分钟,你们默数自己的心跳了多少下?
3、组织交流:告诉大家,你的心跳是多少下?对于数据相差太大的同学,教师帮助其重新感受脉搏,并重新数一次。
活动二:分组体验
1、活动内容:读书、写字、唱歌、画画、跳绳、拍球等,你们组准备选哪一种活动,先商量一下。
2、老师开始计数1分钟,每个小组开始开展你们选择的活动。
3、教师拍手示范时间到,组织学生交流,你1分钟干了些什么?
根据学生的汇报,填写书上66页的“试一试”。
活动三:估一估(书上66页的实践活动)
1、指出活动内容:齐唱歌曲《春天在哪里》,教师计时。
谁来估一估,我们唱这首歌大约用了多少时间?看谁估得最接近。
2、游戏:一个小组的同学站在讲台上,教师把实物钟举给下面的同学看。台上的同学轻轻拍手,估计1分钟到了就停止,台下的同学看钟,评评拍手的同学,谁估计的最准确。
活动四:听一听,拨一拨
1、教师做出安静、倾听的动作与神态,然后将实物钟依次放到每个小组里。
师问:你听到了什么?
滴答滴答的声音。
2、引导观察:你知道这滴嗒声是谁发出来的吗?
秒针
师:对,是这根极细又长的秒针。
秒针滴嗒一声就是1秒,也就是走了一小格。
3、请拿出学具钟,拨一拨,拨出1分钟,仔细观察秒针走了多远?
分针走1小格,秒针正好走1圈,也就是60秒。
得出结论:1分=60秒
(三)、练习巩固
1、出示第67页练一练1题:
自己先小声读一读钟面上指示的时间,再独立填写。
汇报:你是怎么填的?
(特别强调几点过几分的电子表显示方式)
2、学生小组活动:67页第2题:
先独立思考,再与小组里的伙伴讨论,互相说一说该怎样填写。
如:1时=60分
60分+30分=90分
1时30分=90分
3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,填写67页第3题。
学生交流:说你填的是什么单位?(引导评价)你觉得他填表的单位合适吗?你有不同的想法吗?
4、教师计时,学生完成67页第4题。
集体交流。
(四)、拓展性学习
1、课外活动:以小组为单位,带上钟表,记录每个组员1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?
2、思考:你有办法知道一天一夜内分针和时针相遇多少次吗?
(五)、总结。
师:今天你有什么新收获?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?
(六)、板书设计
一分钟能干什么
分针走1小格,秒针正好走1圈,也就是60秒。
1分=60秒
1时=60分
60分+30分=90分
1时30分=90分
《一分钟》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三
教学目标:
1、 认识9个生字,会写8个生字。
2、 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3、 知道时间的宝贵,懂得严格要求自己,珍惜时间。
重点难点:
1、 识字、写字。
2、 朗读。理解、感悟一分钟的重要。
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
一、导入
1、游戏导人
2、正式上课前,全体同学立正站好,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的站立,看谁坚持得最久。然后让同学谈感受,再面向全体同学淡话。
3、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?(学生自由交谈)
4、是啊,一分钟可以说很短,也可以说很长;在某种情况下,要能克制自己,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。我们今天学了。课文《一分钟》以后,对“一分钟”的体会一定会更深。
5、自白读课文,想想题目中的“一分钟”,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。(学生自读后说一说)
二 https:/// 、听故事,感悟“一分钟”。
1、师范读,思考,你从故事中听明白了什么?
2、自由读文,学习字词。
(1) 借助拼音再次自读课文。要求读准字音。
(2) 同桌互相检查自读情况。
3、识字。
(1) 出示生字。小组内互相说说哪些字自己已经认识,怎么认识的,再学习其他不认识的字。
(2) 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相检测。
(3) 交流识字方法。选择喜欢的一个字,上台说说怎样记住它。并组词,说话。
(4) 多种方式读生字词。
三、朗读。
1、 分自然段朗读,注意读准字音。
2、 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。
3、 汇报读。指名读全文。
四、写字指导
1、 出示要写的生字“欠、元、包、钟”让学生认读。
2、 观察字形,交流写时要注意的地方。修改意见
3、 教师范写,学生评说。
4、 学生练写。
第二课时
一、复习(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,导入新课。)
二、朗读感悟
1、教师范读,学生整体感知课文,想一想:听了老师读课文,你知道了什么?(学生自由谈)
2、自由朗读,讨论:元元两次叹气说“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”的时候,他会想些什么?
(1)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感悟,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;
(2)小组讨论,谈谈自己的想法,揣摩元元的心理;
(3)派代表到全班交流;
(4)通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心情,注意读出叹息、自责的语气。
三、讨论
1、 元元迟到的20分钟在哪里?
2、 你觉得一分钟重要吗?我们应该怎么做?
四、练习
1、 出示课后“找找说说”和学习伙伴的话。引导学生读一读,弄清意思。
2、 同桌比一比,互相练习组字、组词。
3、 全班交流。
五、拓展
以“我帮元元改毛病”主题,引导学生想一想今后元元应该怎么做?
(联系生活实际,实现情感迁移,训练表达,也是正确的行为引导,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。)
六、写字
1、 出示要写的字“叹、哈、迟、闹”,认读字音。
2、 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,交流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。
3、师重点示范,指出关键笔画,如“闹”字的“门”要写得稍大一点,给里边的“市”留出足够的空间。
4、 学生练习,对照欣赏与检查。
(写字训练中,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感受汉字的形体美,还要做出客观评价,以达到互助的效果。)
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
节省时间,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,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。————鲁迅
时间就是生命,时间就是速度,时间就是力量。 ————郭沫若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————《长歌行》
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。————达尔文
你热爱生命吗?那么别浪费时间,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。————富兰克
《一分钟》教学设计 篇四
设计说明
《一分钟》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呈现,讲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,而迟到了20分钟,他只不过想放松一下自己,结果却耽误了半节课的事。在主线设计上,本课的特点是“以疑导究、由果溯因”,即先让学生阅读故事的起因和结果,引发“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,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”的疑问,然后阅读经过部分,抓住具体的内容,真切地感受时间的流逝,使学生经历“疑惑——解惑”的过程,留下深刻的印象。教学中,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,突出学生在理解文本基础上的语言表达与故事再现,把表达能力和情感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。
课前准备
1.制作多媒体课件;准备生字词卡片。(教师)
2.(1)预习课文,拼读生字,自主朗读课文;想一想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,并和父母、同学等展开讨论。(学生)
(2)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。(学生)
课时安排
2课时。
教学过程
第一课时
一、情境导入,初步感知
1.设疑导思(出示大大的钟表):你们知道一分钟是多长时间吗?(秒针走一圈是60秒,60秒就是一分钟。)
2.活动体验:做一个一分钟的小游戏。全体同学立正站好,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,看谁能坚持超过一分钟,切身体会一分钟的长短。
3.自由交流: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?
4.小结:一分钟可以说很短,因为它在60个“滴答”之后就过去了;一分钟也可以说很长,因为在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很多事情。珍惜这一分钟,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“一分钟”的课文,学了课文之后,你会对“一分钟”有更深的体会。(板书课题,齐读课题。)
设计意图:让学生切身体验“一分钟”的长短,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,使课堂充满情趣,同时增强学生对“一分钟”的形象感知,又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,为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。
二、初读课文,学习生字
1.出示自读要求。
(1)自由朗读课文,借助拼音,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。
(2)画出生字、词语,多读几遍。
2.小组学习。
(1)组长检查生字读音。
(2)交流识字方法。
(3)接读课文。
3.检查小组学习情况。
(1)课件出示生字、词语。
①指名开火车朗读,师生正音。
“钟、迟”是翘舌音。
②齐读。
③去掉拼音朗读。
(2)朗读课文。
①教师范读,提醒学生认真听,注意生字的读音。
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,教师相机指导,要注意字音准确、语言顺畅。
4.初步感知课文大意。说说读了课文之后,知道了什么。(引导学生自由说,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,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。)
设计意图:“读正确、读通顺”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,小学一年级处于为识字和朗读打基础的阶段,课堂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、合作交流,扎扎实实、不折不扣地加强指导。
三、识记生字,指导书写
1.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,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,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。
2.巩固生字。
(1)同桌之间相互考查识字情况。
(2)游戏巩固:从“我会认”和“我会写”的生字中选择几个,分组进行组词比赛,哪组组的词多,哪组获胜。
3.指导书写。
(1)课件出示“钟、元、洗、共、已、经、坐”。
(2)观察字的结构,说说书写注意点,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。
预设:
“元”的两横略向右上倾斜,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,要写得舒展、到位。
“钟”是左右结构的字,最后一笔竖要直。
(3)教师范写,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,注意笔顺。
(4)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,教师提醒写字姿势。
4.巩固生字:抄写今天学的7个生字。
设计意图:本环节遵循“识写结合”的原则展开教学,即把识字与写字紧密结合起来,以识字促进写字,以写字巩固识字。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,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,重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。
第二课时
一、复习巩固,导入新课
1.课件出示词语。
闹钟 迟到 公共汽车 决定 后悔 已经 叹了口气
(1)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。
(2)齐读。
(3)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。
2.回顾: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。
3.导入:这节课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个小故事,看看会带给你们哪些启示。
设计意图: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,夯实基础,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。
二、阅读感悟,探究迟到原因
(一)抓住起因、结果,引发学生质疑。
1.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:从元元的想法中你能知道元元一开始是怎么看待这一分钟的吗?(满不在乎)指导学生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。
2.自由朗读第5、6自然段,结合教材中的图片,用教材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情。(投影显示句子:元元非常后悔。)
(1)理解“后悔”的意思。再读读这两个自然段,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元元后悔了?
(2)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才后悔的?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,读一读。
(二)学习第2~4自然段,探究元元迟到的原因。
1.过渡:元元只不过是多睡了一分钟,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?让我们再来读课文的第2~4自然段。
2.自由读课文第2~4自然段,找一找在上学路上,发生了什么事让元元迟到了。
3.组织学生交流:
(1)出示句段一:到了十字路口,他看见前面是绿灯,刚想走过去,红灯亮了。他叹了口气,说:“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。”
①出示生字卡片“叹”,指导学生再次认读。
②元元为什么叹气?(因为红灯亮了,他过不了马路,时间被耽搁了。)
③元元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?他的心里会怎么想?
④指导朗读,读出元元着急的心情。
(2)出示句段二:他等了一会儿,才走过十字路口。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,眼看就要到了,车子开了。他又叹了口气,说:“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。”
①从“一会儿”“才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?(元元等了很长时间。)红绿灯也就一分钟左右的时间,元元为什么会觉得很久呢?(因为他心里着急。)
②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话,读出着急的语气。
③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也能体现出元元心里很着急?(跑。)尽管如此,车子还是开走了,这意味着什么?
④元元又叹了口气,他心里是怎么想的?
⑤指导朗读这段话,读出人物的内心。
(3)出示句段三:他等啊等,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,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。
从“等啊等”“一直不见”中你知道了什么?(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。)
4.教师引读:
(1)师:是啊,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等待红绿灯的过程中过去了——
生:元元非常后悔。
(2)师: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等待公共汽车的过程中过去了——
生:元元非常后悔。
(3)师: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一步步走向学校的过程中过去了——
生:元元非常后悔。
设计意图:“为什么晚起了一分钟却迟到了20分钟”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内容理解上的一个难点,要让学生通过阅读,感受时间是在等红绿灯、等公共汽车中一点点流失的,有了这样的真切理解,学生才会真正对一分钟的重要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。
三、展开讨论,体会“一分钟”的重要
1.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说一说: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?
2.你们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?(在交流中懂得要珍惜时间。)
3.故事想象:题目“第二天的元元”。
经历了这一次迟到,元元第二天会怎么做呢?你们能想象一下吗?自己先想一想、说一说,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。
设计意图:“知道时间的宝贵,懂得严格要求自己,珍惜时间”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目标,但是这样的目标不能通过说教的方式来实现,只能通过“问答”的方式来实现。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,加深对一分钟的重要性的认识;第二个问题是通过学生的自我表述,达成对文本的进一步领悟;第三个问题是通过想象续编,借助阅读情境,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。
教学反思
1.“揣摩人物心理”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,而只有读懂人物心理,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。在教学中我通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揣摩人物心理,成功地帮助学生体验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。
2.注重指导学生朗读。通过扎实有效的指导,使学生能够做到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通过多种形式的读,感悟课文内在的情感。
《一分钟》教学设计 篇五
教学目标:
1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。
2、在读、议中理解课文,在阅读中积累词语。
3、在读中感悟到时间的`重要,不能因个人的喜欢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,要懂得严格要求自己,珍惜时间。
教学重点:
感情朗读
教学难点:
在读文中感悟到一分钟虽然短,但却不能因此而放纵自己,学会珍惜时间,分秒必争。
教学措施:
对于重点的攻克,我主要采取让学生多读、听读、练读、赛读等形式。
对于难点的攻克,主要通过朗读课文中重点句子和词语来感悟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复习导入
1、谈话: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,一起说课题,师板书提醒“钟”字,齐读课题。
2、复习生字,用钟、闹、吃、叹组词语。
过渡:字认得这么好,那一起来读读课文吧!
二、品读课文,感悟理解
1、指名分段读文
2、从最后一段入手讲读课文
投影出示:元元非常后悔。
质疑:读到这,你想知道些什么呢?(后悔什么、后悔迟到了二十分钟
(如回答第二个,那好我们一起看看他这二十分钟是怎么迟到的)
过渡:原因就藏在课文里,一起来寻找答案吧!
3、指名读第一自然段
A.重点指导朗读:元元打了个哈欠,翻了个身,心想:再睡一分钟吧,就一分钟,不会迟到的。
B.理解“哈欠”(加动作)
C.在朗读中读出无所谓,不在乎的语气
D.你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呢?
E.过渡:元元又睡了,事情真的像元元想的那样吗?
4、学习第五自然段
投影出示:第五自然段A,指名读,其他同学认真听,我想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的。
B、板书:迟到了20分钟
C、出示图2,看图说话
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?他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?
D、激情引读,你能读出元元此时的心情吗?
谈话:唉,奇怪了,明明只多睡了一分钟,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?这20分钟跑到哪里去了,我们一起帮元元找回来吧!
5、小组合作学习2、3、4自然段
A.小组学习
B.
1、明确学习要求
2、汇报交流:相机板书遇到红灯汽车开了走着上学
A、第二自然段
指名读,师谈话:咱们看元元着急去上学,所以他的动作很快。没想到走到路口
刚想走过去却遇到了红灯。于是元元不由得叹了口气
指导朗读,叹气(投影出示)(感悟出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赶上红灯了。)
B、第三自然段
1、指名读
2、比较朗读他等了好一会儿。他等了一会儿。(你觉得那个等的时间长)
3、从“才”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?
4、看图1说话(元元一边跑一边喊,等等我,可是车到点还是开走了)
5、第二次叹气与第一次比较,比较两次的不同。体会出元元现在的心情。(焦急、后悔)
师小结: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遇到红灯,更不会错过汽车,就因为这一分钟让元元迟到了二十分钟。
C.第四自然段
1、指导朗读等阿等,一直(让你知道了什么)
2、元元等车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?那你读出来吧!
D.指导朗读最后一段
齐读换词理解元元后悔什么
三、回读课文加深理解
再次分段读文。
四、拓展延伸,实践感悟
1、现在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?
2、说话训练:如第二天闹钟又响了。
3、交流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。
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,并以此与大家共勉:
珍惜时间,从一分一秒做起。
五、写字叹、哈
1、指导观察
2、互相提醒
3、师范写
4、同桌互评
部编版《一分钟》教学设计 篇六
一、教学目标:
1、认识9个生字。会写8个字。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3、明白时光的宝贵,懂得严格要求自我,珍惜时光。
二、教学重难点:
1、识字写字。
2、明白时光的宝贵,懂得严格要求自我,珍惜时光。
三、课前准备:
课件生字卡片
四、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
(一)游戏导入
1、上课前,全体同学立正站好,两臂侧平举,一动不动地站立,看谁坚持得最久。
2、谁来说说你的感受?
3、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?(学生自由交谈)
4、是啊,一分钟能够说很短,也能够说很长;在某种状况下,要能克制自我,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。我们这天学了课文《一分钟》以后,对“一分钟”的体会必须会更深。
(二)自学生字
1、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。
2、学生读课文,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。
3、小组合作交流。
4、认读词语卡片。
5、用“找找说说”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,比一比,看谁组得多。
6、教师检查生字掌握状况(开火车读)。
(三)初读课文
1、学生读课文。要求读得正确、流利。
2、分段朗读课文,正音,并说说题目中的“一分钟”,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。
(四)指导写字
1、仔细观察“我会写”中的字,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。
2、观察字形结构,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。
3、教师范写。
4、学生练写。教师巡视指导。
第二课时
(一)理解课文
1、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,怎样会迟到了20分钟呢?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。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,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,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。
2、小组讨论。
3、派代表在班上发言。(教师及时引导、点拨)
(1)元元两次叹气说“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”的时候,他会想些什么?这时他的情绪怎样?
(2)请用叹息、自责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。
4、过渡:当同学们看见元元“红着脸,低着头”走进教室时,必须会受到强烈的感染——就这一分钟,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;
就这一分钟,耽误了学习,使他到感到愧疚和后悔。
小组讨论: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?为什么?
5、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情绪。
(二)拓展延伸
1、以“我一分钟能做什么”为主题,交流自我的切身感受,体会时光的宝贵。
2、透过刚才的学习,你从这个小故事中明白了什么?
(三)作业
透过查找资料说明,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(如,工人、农民、解放军、清洁工)
《一分钟》教学设计 篇七
【设计依据】
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,自我感悟是学生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,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,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、体验和理解,拓宽、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,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,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,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,丰富学生语言实践的形式。学会正确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。
【教学目标】
1、认识9个生字,会写8个。
2、学习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3、知道时间的宝贵,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。
4、通过学习,喜欢阅读,感受阅读的乐趣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游戏导入,揭示课题
1、组织游戏:
全体同学立正站好,两臂侧平举,一动不动地站立,看谁坚持得最久。然后让同学谈感受,再面向全体同学谈话。你觉得一分钟长吗?
2、一分钟可以说很短,也可以说很长,在某种情况下,要克制自己,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。我们今天学了课文《一分钟》以后,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。
二、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
1、听录音朗读课文,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?
2、自由读课文,想一想课题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什么?
3、同桌互读,纠正字音。
4、学生质疑。
三、合作探究,感悟课文
1、思考:
迟到一分钟怎么变成二十分钟呢?认真读读课文,你读懂了什么?
2、小组交流,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。
3、集体交流:
你们小组都读懂了什么?
(教师相机指导。)
4、指导学生朗读。
5、读完课文,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?为什么?
四、结合实际,自主学字
1、以小组为单位,自主学习生字:
读准字音、给生字找朋友、自学生字笔顺,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。
2、教师板演范写,学生在书上描红练习。
3、将学生写的生字展示评比。
五、深化认识,实践拓展
1、组织学生从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价值。
⑴ 通过查资料说明,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。
⑵ 在你的生活中,一分钟能干多少事?动手试一试。
2、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,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,体会时间的宝贵。
分钟教学设计 篇八
教学目标:
1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。
2、在读、议中理解课文,在阅读中积累词语。
3、在读中感悟到时间的重要,不能因个人的喜欢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,要懂得严格要求自己,珍惜时间。
教学重点:感情朗读
教学难点:在读文中感悟到一分钟虽然短,但却不能因此而放纵自己,学会珍惜时间,分秒必争。
教学措施:对于重点的攻克,我主要采取让学生多读、听读、练读、赛读等形式。
对于难点的攻克,主要通过朗读课文中重点句子和词语来感悟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复习导入
1、谈话: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,一起说课题,师板书提醒“钟”字,齐读课题。
2、复习生字,用钟、闹、吃、叹组词语。
过渡:字认得这么好,那一起来读读课文吧!
二、品读课文,感悟理解
1、指名分段读文
2、从最后一段入手讲读课文
投影出示:元元非常后悔。
质疑:读到这,你想知道些什么呢?(后悔什么、后悔迟到了二十分钟
(如回答第二个,那好我们一起看看他这二十分钟是怎么迟到的)
过渡:原因就藏在课文里,一起来寻找答案吧!
3、指名读第一自然段
A.重点指导朗读:元元打了个哈欠,翻了个身,心想:再睡一分钟吧,就一分钟,不会迟到的。
B.理解“哈欠”(加动作)
C.在朗读中读出无所谓,不在乎的语气
D.你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呢?
E.过渡:元元又睡了,事情真的像元元想的那样吗?
4、学习第五自然段
投影出示:第五自然段A,指名读,其他同学认真听,我想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的。
B、板书:迟到了20分钟
C、出示图2,看图说话
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?他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?
D、激情引读,你能读出元元此时的心情吗?
谈话:唉,奇怪了,明明只多睡了一分钟,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?这20分钟跑到哪里去了,我们一起帮元元找回来吧!
5、小组合作学习2、3、4自然段
A.小组学习
B.
1、明确学习要求
2、汇报交流:相机板书遇到红灯汽车开了走着上学
A、第二自然段
指名读,师谈话:咱们看元元着急去上学,所以他的动作很快。没想到走到路口
刚想走过去却遇到了红灯。于是元元不由得叹了口气
指导朗读,叹气(投影出示)(感悟出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赶上红灯了。)
B、第三自然段
1、指名读
2、比较朗读他等了好一会儿。他等了一会儿。(你觉得那个等的时间长)
3、从“才”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?
4、看图1说话(元元一边跑一边喊,等等我,可是车到点还是开走了)
5、第二次叹气与第一次比较,比较两次的不同。体会出元元现在的心情。(焦急、后悔)
师小结: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遇到红灯,更不会错过汽车,就因为这一分钟让元元迟到了二十分钟。
C.第四自然段
1、指导朗读等阿等,一直(让你知道了什么)
2、元元等车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?那你读出来吧!
D.指导朗读最后一段
齐读换词理解元元后悔什么
三、回读课文加深理解
再次分段读文。
四、拓展延伸,实践感悟
1、现在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?
2、说话训练:如第二天闹钟又响了。
3、交流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。
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,并以此与大家共勉:
珍惜时间,从一分一秒做起。
五、写字叹、哈
1、指导观察
2、互相提醒
3、师范写
4、同桌互评
小学语文《一分钟》优秀教学设计 篇九
教学目标:
1、认识9个生字,会写8个生字。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3、知道时间的宝贵,懂得严格要求自己,珍惜时间。
课时教学目标:
1、会认“钟、零、闹、哈、欠、迟、叹、决、悔”9个生字,会写“欠、元、包、钟”四个生字。
2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3、了解课文大意,初步懂得时间的宝贵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创设情境,激趣导入
1、同学们,昨天呀,黄老师和你们的数学老师吵了一架。黄老师做了一道数学题,可你们的数学老师偏说不对,今天呀,你们一定要给黄老师评评理。黄老师说“1=20”(板书:1=20),你们的数学老师连连摇头说不对,你们说对不对呢?
2、你们也认为黄老师做得不对呀?那好,今天,黄老师将带领你们学习第七课,去看看1是不是等于20。
3、板题,读题。
二、初读课文,认识生字
1、同学们,1等不等于20呢?读完课文,你们就知道了。请同学们认真地朗读课文,把带有生字的词语画起来,并告诉老师,1是不是等于20。
2、了解课文大意
(1)把生字画好的请举手!读完课文后,认为1等于20的同学请举手!
(2)这里的“1”指的是什么?“20”指的是什么?板书:1分钟=20分钟
(3)在这一分钟里,元元做了什么?(睡觉)可是,元元就是因为贪睡了一分钟,却让自己上学迟到了(20分钟)。可见呀,一分钟,有的时候,可重要了,可宝贵了。
3、认读生字
同学们,在这个等式中,藏着一个生字,谁能把它说出来?(学习“钟”)
(1)出示生字卡片,拼读(个别读或角色读、小组读、齐读)
(2)背面读组词,学生尝试组词:谁还能给“钟”字组词?
(3)将生字卡片贴示黑板上,把拼音遮住,认读。
(4)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它生字“零、闹、哈、欠、迟、叹、决、悔”。
(5)抽读,检查。
三、再读课文,读准读通
1、同学们,你们对本课的生字掌握得非常好,假如老师把这些生字请回到课文里,那你们还能读得这么准确吗?(能!)那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,把字音读准确,把句子读通顺。
2、开火车读文,检查,正音。
四、识记生字,交流方法
1、孩子们,老师把生字请回到课文里,你们一样读得很准确。不过,在老师看来,这样还不算厉害,如果你们能想办法把生字记下来,那才叫本事呢!在这么多的生字中,你能记下哪几个呢?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下的`呢?
2、一两个学生汇报,教师引导。
3、请大家像刚才两位同学那样跟你的同桌说说你记下了哪个字,是用什么方法记下的。
4、学生同桌间交流后班上汇报。
5、记生字,你们真有办法!为了奖励你们,老师决定和你们玩一个游戏,叫“找生字”。(板书)请同学们用“口、门、钅、辶”和“尺、欠、合、中、市、又、井”等字组成新字,看谁组得多。(学生上黑板连线组字。)
五、写字指导
1、同学们真是了得,不管这些生字藏在哪儿,你们都能准确地把它们找出来。你们还能不能同样准确地把它们写出来?这节课,我们先来练习写前面四个生字。
2、教师范写,强调,学生描红、临写。
3、教师巡视,检查,指导,展示,评价。
六、小结
同学们,这节课,我们学习了9个生字,会写了其中的4个生字,还知道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,1分钟=20分钟。那1分钟为什么会等于20分钟呢?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?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。
部编版《一分钟》教学设计 篇十
一、组织游戏:
全体学生立正站好,手臂平举,坚持一分钟。
学生谈感受。板书课题。
二、感知课文:
1、听老师读课文,说说你明白了什么。
2、学生自我读课文,读准字音,再想一想课文中的“一分钟”指什么?
3、同桌互读课文,纠正字音。
三、合作探究:
1、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,怎样会迟到二十分钟呢?
A、自由组成学习小组,交流自我不一样看法。
B、全班交流。
2、思考: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?为什么?
四:学习生字:
1、复习全文生字。
2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,自主学习生字,给生字找朋友,说说识字的方法。
3、教师范写,学生在树上描红练习。
4、展示评比。
五、拓展与巩固:
1、你们说一说“一分钟”能做哪些事?(自由想象说)2、总结谈话:本课的学习促使大家都能对自我严格要求,珍惜时光。因为时光是最宝贵的。一分钟、一秒钟也要学习珍惜。六、作业设计:把“一分钟”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听。
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10篇《《一分钟》教学设计教案》,能够帮助到您,是最开心的事情。